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白丽斐)由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E药经理人支持,科锐国际主办的“破局重塑·智驭未来:大健康人才价值重塑私享沙龙”暨《2025医药大健康人才趋势报告》首发盛会近日在上海中心举办。多位业内专家大咖、政策专家以及40余位业务高管及HR负责人围绕“大健康产业动能转换下的人才价值重塑”核心议题,共话产业新变局中人才供应链构建、组织能力升级与人才价值创新的路径,为行业发展注入前瞻智慧。
浦东新区人才工作局一级主任科员赵博韬对上海市人才落户政策进行了系统解读。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与国家战略枢纽,上海以“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为双重目标,构建起覆盖多元人才类型的落户体系。该体系以“居转户、人才引进、留学生落户、特殊人才认定”四大路径为核心,通过差异化条件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精准匹配重点产业人才需求。
科锐国际高级副总裁段立新解读《2025医药大健康人才趋势报告》时表示,药企已从单一环节突破转向全链条增长路径开拓:研发端坚持“双轮驱动”,兼顾创新与效率;生产端加速本土化布局,强化供应链韧性;商业化端通过“自建团队+CSO合作”“组织架构动态调整”等灵活策略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段立新介绍,人才市场整体呈现“总量收缩但核心需求凸显”的特征:2025年大健康领域招聘总量虽延续收缩,但在早期研发、生产制造、临床研究、商业化落地等关键环节,多数企业明确将维持或扩大招聘规模。同时,人才画像从“垂直深耕”转向“多维融通”——在专业经验与学历基础上,快速学习能力、战略执行力、系统性思维及数据分析能力成为核心考量。
“药企全球化的关键在于人才与组织升级。”复星医药联席总裁王兴利认为,当前全球创新药增长加速,研发从“多赛道”转向“高精尖”突破,从“多要素”驱动迈向“高效率”提升。在他看来,国际化人才需兼具跨文化理解与融合能力,既要了解国外经验,也需适应国内环境,关键在于理解对方做事方式并实现合作融合。对于医药领域从业者,沟通能力、多维管理能力、战略思维、企业家精神、市场洞察能力、专业能力这六点至关重要。
和铂医药CFO陈侑晨认为,中国正加速成为全球生物科技创新核心引擎。中国凭借“速度、质量与成本控制”优势,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生态,在ADC、双抗等技术平台已展现全球领先实力,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爆发式增长,国际药企持续加码中国研发管线。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升维”,中国创新药正重构全球产业价值格局,低成本、高效率、快响应及完善生态是核心驱动力。
圆桌环节,现场嘉宾共同畅想AI时代的变革与影响,在谈及2030—2035年中国医药行业的远景时,均展现出十足的乐观与坚定信心,并一致认为,三十年来中国医药行业已实现从“仿制药为主”到“参与全球创新”的跨越式发展,而在未来,行业将稳步迈向从“创新跟随”到“全球引领”的更高阶段。
股票配资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